2016陕西财政钱将怎么花?民生教育仍是重点

26.01.2016  09:34

  西安网讯 (记者 杨天泽 韩涛)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陕西省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中给出答案,预算仍然以民生优先,同时,省本级“三公”经费预算较上年年初预算下降23.9%。

  2016年,我省一般性公共预算支出为3752.1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4.8%。加上上解中央支出7.2亿元全省支出预算总计为3759.3亿元。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741.8亿元,加上省对市县补助,上解中央支出,支出总计为2202亿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4.7亿元,占比最大,主要用于城乡低保、五保供养补助,财政对养老保险补助、残疾人事业发展、社会福利等方面。

  教育支出176.3亿元,主要用于城乡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方面。交通运输支出117.6亿元,主要用于全省公路建设和养护,取消二级公路收费还贷补助、通村客运发展、铁路货运补贴等方面。节能环保支出27.4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节能减排等。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7.8亿元,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医保,城乡医疗救助等方面。

  2016年,省本级“三公”经费预算3.15亿元,较上年年初预算下降23.9%。 “三公”经费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省级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从严控制“三公”经费,以及省级行政单位推行公务用车改革,减少了相关支出。

  “十三五”时期,我省财政发展有三大目标: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财政支出年均增长9%左右;现代财政制度基本建立;财政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未来五年,我省财政将着力在培植财源和强化征管上下功夫,在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上下功夫,在确保基本民生、增强民生政策可持续性上下功夫;在理顺分配关系、完善财政体制机制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