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新技术制造产业发展稳健 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加快

18.02.2016  11:03

  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2月16日发布“2015年陕西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数据显示,2015年,陕西制造业PMI呈“筑底企稳—上升趋缓—震荡回落”走势。与全国制造业经济走势比较,陕西制造业PMI低于全国1.3个百分点,整体走势不及全国水平。受产业结构调整及节能减排等相关政策影响,占陕西制造业经济比重较大的石油加工、炼焦、钢铁、水泥等传统制造业行业主动回调,从而带动制造业经济运行趋缓。

  从重点监测的装备制造产业、高新技术制造产业、高耗能产业、消费品产业等4大产业看,高耗能产业、装备制造产业、高新技术制造产业对“市场需求减少”的认同率均超过50%,过半数的企业反映产销压力较大。与此同时,陕西制造业产成品出厂价格指数与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均在临界点以下运行,价格倒挂挤压了企业盈利空间。另外,产能过剩等问题也制约着企业发展,超过半数行业用工规模收缩。但调研显示,尽管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陕西制造业经济运行仍面临很多困难与挑战,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陕西制造业经济在逆境中呈现一系列积极变化:

  高新技术制造产业发展稳健。高新技术制造产业是我省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内生动力的重点行业。2015年,陕西高新技术制造产业PMI为52.3,高出制造业PMI3.7个百分点,表明陕西高新技术制造产业发展较为稳健。

  高耗能产业主动回调。2015年,高耗能产业PMI为46.3%,比陕西制造业PMI低2.3个百分点,表明以水泥、钢材为代表的高耗能企业正主动回调,生产经营活动持续放缓。与此同时,陕西重要支柱行业之一的煤化工行业已意识到传统盈利模式走到尽头,在循环经济方面纷纷进行有益探索。调查显示,部分企业已经在发展循环经济、扩展产业链、推进技术创新等方向上做出探索、实践,呈现出较强的降能耗、抗风险、保收益能力。如陕西黑猫焦化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逐步构建了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涵盖了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等四大产业,逐步实现了废弃物向再生资源的转换,达到了综合利用资源、环保节能减排、分散经营风险的目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石化分公司已全面停止石油冶炼项目,迈入清洁能源LNG、CNG的生产领域。

  着力打造“服务型”制造业。部分企业已开始探索“服务型”制造业发展道路,逐渐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商和系统服务商转变。如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在巩固传统制造的基础上,将业务重心逐步转型到工业服务和能源基础设施运营上,加大了工程成套、工业余热发电、工业智能服务、金融服务、工业气体运营、工业园区一体化运营等新兴业务的开拓力度,并逐步提高其在总业务中的占比,逐步走出了一条“源于制造、超越制造”的发展道路。

  以创新驱动制造强国、制造强省。陕西制造业企业能够紧跟“中国制造2025”战略要求,进一步推进企业创新驱动升级。如比亚迪汽车公司将战略型新兴产业之一的新能源汽车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2015年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提出了“7+4战略”,计划在城市公交、出租车、私家车、城市建筑物流、环卫车、城市商品物流车、道路客运等7大传统道路运输行业和矿山、机场、港口、仓储4大特殊领域推出新能源车型。

  “两化”进一步融合。“互联网+制造业”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子集,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加快“两化”深度融合进程,为最终实现“中国制造2025”及“工业4.0”的战略目标夯实基础。目前,已有企业在这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如: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油气物联网,在吴起、永宁等采油厂实施数字油田试点项目,通过购置和装配温度、压力、流量等传感器,实现了对生产作业现场的自动化控制、以及生产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这为数字化分析和科学管理提供有力支撑;陕西通力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注册开通微信平台、卡车之家网络平台,对自卸车、非公路、罐式车产品与经销商和终端用户进行互动,并利用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向海外推广产品、拓展销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通过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从原材料及备品备件订单下达、采购、到货验收,到办理出入库、进入生产环节实现闭环管理,有效避免了管理上的漏洞、提高了运营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记者 王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