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公交集体停运一个月 政府收经营权遭抵制

30.11.2015  17:25

  公交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在陕西省靖边县,居民们反映,他们县城里的60多辆公交车全部都停运了,至今已经一个多月了还没有恢复的迹象,大家出行非常不便。一个县城的公交车集体停运,这是为什么?持续一个多月都不能恢复,难道就没有人管吗?记者前往靖边县进行了调查。

  靖边公交车集体停运 一个多月没恢复

  11月19日,记者来到了靖边县城。县城中心广场有一个2路公交车站,不清楚公交停运的居民还在等待着公交车的到来。

  记者:现在等了多长时间了?

  靖边县居民:差不多有十多分钟。

  记者:车是出现啥问题了?

  靖边县居民:人家公交车罢工了。

  随后记者又来到1路公交车站,这是靖边县人流量较大的一条街道,但是等了十几分钟,仍然没等到公交车。

  记者:知道公交车停了多长时间?

  靖边县居民:一个多月。

  靖边县居民:打车贵么!坐公交是一块钱,现在打车最低就是10块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靖边县城原本有6条公交线路、63辆营运公交车,平均每天有一万多人次乘坐公交车出行。但是从10月12号开始,这6条线路上的所有公交车都停运了,市民出行不得不想别的办法。

  是什么原因导致靖边县城所有的公交车停运呢?记者找到了部分公交车车主。

  靖边县公交车主闫世亮:就是车年限也到了,线路期限也到期了。

  靖边县公交车主雷志祥:当时我们听说无代价收回我们的车,所以我们就停运了。

  靖边县公交车主贾文元:可是我不赞成政府收回公交车的经营权。

  政府收回公交经营权遭车主抵制

  靖边县客运管理所一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县上确实决定要收回公交车的营运权,不再延续营运期限。最主要考虑是为了清理挂靠经营,实行公司化经营。

  靖边县城市客运管理所副所长苏东:有一点要郑重声明,经营权是公共资源,不是个体所有的,某个人某条线路所有的。严格来说,公共资源我给你许可到了期限,我就可以停止这个权限。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靖边县的公交始于1998年,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公车公营和公司化经营,一直实施的挂靠经营;到了2007年和2008年,这63辆公交车更新上线时,也延续了这一做法,分别挂靠在三家民营公交公司名下。而所谓挂靠经营,就是车辆由车主掏钱购买,但是车辆的产权证、行驶证都写在公司名下;车主根据线路不同每个月给公司交上500至800元不等的管理费用,公司则允许车主使用政府批给他们的公交线路;这期间产生的利益和风险由车主自己承担,公司只是名义上的产权人和管理者。而实行挂靠制的弊端就是公交车难以做到定时定点服务市民,车主们为了利益经常争抢线路和客源,造成营运市场秩序混乱。

  靖边县城市客运管理所副所长苏东:比如说政府觉得这条线路的经营效益不好,准备根据居民的实际情况把这条新路调整到方便居民出行,又使经营者达到具体的利益,但是别的线路的既得利益者不同意这种做法,也不愿意别的线路来争夺它的这块客源,导致公共资源私人占有化。

  采访中苏东告诉记者,早在2007年元月这批公交车上线营运时,根据国家关于营运车辆的相关规定,县政府就出台文件,规定了这批公交车的运营期限是8年,经营期满后退出营运市场,其经营权交回县政府,再由政府依法出让。截止2014年12月底,绝大部分公交车的营运期限已满,只有少数公交车辆2015年到期。县政府决定趁着这一时机,取消挂靠经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化经营。但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10月10号县政府刚作出决定,就遭到了车主们的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