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主动作为 赢得先机

28.07.2015  11:50

  本报记者 陈艳 实习生 李宇轩

  今年以来,全国经济增速普遍放缓。然而,对追赶超越阶段的陕西而言,仍然需要较高的经济增速来加快发展的步伐。全省在项目建设上下足功夫,主动作为,查找问题,督促重点项目建设“转起来”并“跑起来”——工业项目强劲发力、大项目带动效应显著,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我省确定省级重点建设项目380个,总投资2.4万亿元以上。上半年,全省本年施工项目13010个,同比增长9.1%,增速较一季度加快7.3个百分点;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48%;54个省考项目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80.4%。

  抢占先机 产业结构迈向高端

  综观上半年全省重点项目建设,无论新开工还是新投产,高端化的特征愈发明晰,成为经济缓中趋稳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月17日,世界500强美国强生公司全球最大供应链生产基地项目在西安高新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这意味着更多跨国制药企业和研发机构将入驻西安,西安的生物医药创新能力将获得显著提升。

  以强生全球供应链项目为代表,上半年,全省有53个新开工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达75%,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为我省稳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却表现抢眼,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三星效应持续发酵。上半年,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项目开始试生产,三星SDI与安庆环新集团把世界领先的电池技术与汽车配件领域的经验相结合,努力生产出高性能、高品质的汽车用动力电池。4月14日,我省与三星电子深化合作的又一硕果——高端存储芯片封装测试项目在西安竣工投产。该项目的竣工投产,标志着陕西具备了半导体芯片从研发生产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为我省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添新的活力。

  值得关注的还有美国美光科技半导体封装测试项目,上半年投资进度高达174.2%。这些项目的快速推进,有力拉升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扬曲线——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2%,增速较一季度加快3个百分点。

  即使在传统的能源化工产业内部,高端化的发展趋势也逐渐显现。经过十年攻坚,今年3月,备受瞩目的世界最大单体煤化工工程——神华榆林煤炭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形成1100万吨原煤转化和218万吨精细化工产能,年收入可达280亿元,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快陕北能化产业向高端化迈进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和标杆意义。

  虽然上半年陕西经济发展遭遇重重阻力,但转型升级的能量在积蓄,全省高端化的产业结构正加速形成。成绩来之不易,亮点仍然耀眼。

  破除藩篱 让项目建设“轻装上阵

  针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点,我省相关部门沉下身子,主动出击,打破坚冰,为项目“轻装上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督促落地——今年5月,省发改委组成督查组,对全省中央投资项目开工情况进行了抽查,发现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执行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以前年度部分项目仍未开工,造成中省投资长期闲置。针对检查结果,省发改委要求各市(区)、省级单位对2014年及以前年度中央投资项目进行排查,尽可能地挖掘出资金闲置的未开工项目。同时,按照国家要求,将6月底仍未开工项目的投资计划予以撤销,将涉及的中省预算内投资7.12亿元调整用于急需资金、在建或6月底前能够开工建设的项目。

  加快审批——4月,西安地铁5、6号线和1号线二期工程获批,引起了各方广泛关注。这是国家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机场扩建等投资项目审批或核准权下放以来,我省加快项目审批的一个生动写照。加快审批需要加大改革力度。上半年我省在承接国家下放核准事项的同时,取消省级核准事项5项,下放省级核准事项9项。此外,省政府出台方案,要求规范中介服务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并联核准制度。方案明确提出要精简与项目核准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项目核准与其他行政审批网上并联办理。这样一来,“文来文往”的繁琐手续将成为历史,审批难、审批不透明问题也有望得到解决。

  加快建设——项目进展的热度恰如时下的流火季节。日前,总投资210亿元的渭河陕西段综合整治工程已完成630公里堤防主体建设,沿渭河建成多处生态湿地及水面景观长廊,工作与质量都超出预期。此外,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起始段陕西境内前期工作完成,蒙华铁路陕西段将于今年8月初开工建设等。

  加大投资 重点发力基建工业项目

  重点项目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生命线。陕西在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还着力在项目储备上下功夫,为稳增长增添强劲后劲。

  今年我省重点项目共储备3022个,总投资38438亿元。项目个数较去年增加967个,增加47.1%;项目总投资增加8640亿元,增加28.9%。

  近几年,我省储备项目平均总投资呈下降趋势,基本上从15亿元左右下降到了10亿元左右,下降趋势不容忽视。总的来看,除个别市(区)外,大型项目尤其是除基础设施和能源化工外的大型项目特别缺乏。产业类项目,全省超过10亿、50亿元的大项目数量减少,超过5亿元的项目也并不太多。

  据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外因也有内因。由于我省尤其是陕北地区经济对能源价格依赖程度较高,近几年,能源价格持续在低位徘徊,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热情,再加上交通和能源项目经过前几年的较快增长后进入平稳期。另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形成之后,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形成,个别企业抢占土地、矿产等资源热情高,但项目谋划推进缓慢。

  为破解项目推进中的瓶颈,6月17日、23日,省委专题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先后研究了促投资稳增长问题,确定省级筹措20亿元资金,由省发改委负责安排支持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建设。7月15日省发改委下达了2015年促投资稳增长省级新增20亿元投资计划,共安排重大基础设施、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节能和生态环保以及2015年需省级配套的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等五大领域、总投资1192亿元、755个项目。

  此次安排在建项目占40%,7月底前能够开工建设的新开工项目占60%。本轮安排的省级新增投资,将会有效促进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有利于带动市县政府投资和激发社会投资,也有利于全省促投资、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

  另外,全力促进工业项目达产达效也将成为下半年的重点——

  加快建设神华榆林煤炭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争取年内投资达到200亿元;

  建成杨凌热电、略阳电厂等项目,新增火电装机295万千瓦;

  加快释放中兴通讯手机一期等一批项目产能;

  推进“千亿陕汽”、宝鸡吉利轿车项目建设;

  ……

  新举措、新探索渐成燎原之势。新常态下陕西重点项目建设涌现出的亮点和存在的潜力,让我们对下半年全省经济稳中向好、向优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