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晚报》:我省探索食品安全“吹哨人”制度 鼓励员工举报餐馆违规行为

14.11.2014  13:51

      我省探索食品安全“吹哨人”制度

      昨日,省食品药监局组织我省部分餐饮服务企业,召开了餐饮企业规范使用添加剂承诺会议,现场餐饮企业代表签署了餐饮业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承诺书。记者从会上获悉,为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我省目前正在探索“吹哨人”制度,鼓励企业员工对餐馆违规行为进行有奖举报。

      昨日会上,首先对此前宝鸡小孟华面皮店调味粉和油泼辣子抽检发现吗啡成分事件,以及榆林神木县一羊杂碎店添加罂粟壳事件进行了通报。目前,两起案件均交由公安部门立案侦查,涉案当事人已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发生的这两起案件影响极为恶劣,陕西省食品药监局当即下发了《关于对非法添加罂粟壳等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排查的通知》。昨日,省食品药监局联合省公安厅要求,严厉打击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对故意非法添加的,一律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依法没收其非法所得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相关物品,同时依法追究其他相关责任。

      鉴于两起非法添加,都发生在群众喜爱的饮食中。省食品药监局近期将联合公安部门,在全省开展食品非法添加专项整治行动。首先要求各地市食品药监部门分别组织辖区餐饮企业逐一签订承诺书,保证在餐饮服务经营中不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

      专项整治期间,全省各级食品药监部门将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法,深入餐饮企业,开展突击检查。

      记者从会上获悉,除了正在筹建食品药品企业“红黑榜”外,我省还正在探索目前在国外行之有效的“吹哨人”制度。所谓“吹哨人”制度,就是神秘的内部人士的爆料制度,作为知情人能够尽早发现问题,吹响哨声,大幅度降低监管成本。

      我省食品药监部门鼓励全省百姓共同监督,就餐中一旦发现非法添加的行为,可拨打12331进行举报,也可向当地食品药监或公安部门进行举报。

      相关链接

      吹哨人

      美国在19世纪末期也面临着食品安全的问题,而吹哨法案则起到了保护告密者,鼓励公民参与的积极作用。该法案规定,司法部如果在收到举报人投诉、告发决定作为原告参与起诉,举报人可以分到赔偿额的15%~25%,如果司法部不参与,举报人可以自行调查、起诉,并可分到赔偿额的 25%~30%,这种以经济利益驱动打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强化社会监督,国务院食安办2011年就印发《关于建立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的指导意见》。意见仅针对社会监督而言。一个外部人士很难掌握行业的内幕、“潜规则”,而“吹哨人制度”在中国叫内部有奖举报,过去在老版食品安全法里没有规定,新版可能会加进去,理论上有可行性。(梁璠)

 

渭南市开展疫苗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为了进一步规范疫苗流通环节秩序,食品药品监管局
延安市黄龙县扎实开展夜市专项检查
为深入推进全市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飓风行食品药品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