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是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

30.03.2016  11:40

  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桥山,是黄帝崩葬的地方,世称黄帝陵。若从“黄帝崩,葬桥山”(《史记•五帝本纪》)算起,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若从汉武帝堆土封陵、祭祀黄帝算起,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和历朝历代各族人民不断地交往、认同、融合,黄帝陵已成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符号,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象征,成为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在海内外亿万华夏儿女的心目中,黄帝陵是圣陵、神陵、魂陵,占有无比崇高而又神圣的地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所指出的:“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并进一步指出:“轩辕黄帝陵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对历史文化要注重发掘和利用,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征程中,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对我们进一步认识黄帝陵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无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黄帝陵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符号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源就是炎黄时代,其根就是炎黄文化。所以,炎黄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根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祖文化”。现在研究者一般都将炎黄时代拟定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即距今7000年至5000年之间。炎帝处于仰韶文化的中、早期,即6000年至7000年前后;黄帝处于仰韶文化的中、晚期,即6000年至5000年前后。而这个时期正是中华文化承上(旧石器时代)启下(青铜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根据先秦有关文献记载,“炎帝以姜水成”,“黄帝以姬水成”(《国语•晋语四》),“姜水”、“姬水”经考证皆为渭河中上游的一条支流 ,说明炎帝、黄帝均诞生、成长、活动于渭河中上游及其支流一带。炎黄二帝率领其族或部落在此创造了辉煌的仰韶文化,并通过滚动式的向外迁徙,把这种文化传播到黄河上下,长江南北。所以在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湖北、湖南、甘肃等地亦遗留下了大量有关炎黄二帝的传说和遗迹。

  关于黄帝和黄帝文化,在古代文献、尤其是在先秦文献和正史中均有记载。于右任在其《黄帝功德纪》一书的《序言》里说:“黄帝不惟为中华之始祖,抑又中国文化之创造者也。”通过梳理历代文献,黄帝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不仅发明制作了人民所需的衣食住行日常资用的物质文化,而且他还发明制作了文字、算术、历数、音乐、宗教、绘画、兵法、阴阳五行等精神文化。在《汉书•艺文志》里,还记载了60多部以黄帝命名的著作。其“更如至德要道,惦记恒垂,后世玄言,动皆称世。是此精神文献之施,亦万世万类矣” 。当然,这些发明创造,并非完全为黄帝一人之为,是经过多少代多少人而创造出来的,只不过由于他位居首领而记载在他的名下,自然也就成为华夏文化的代表者。

  黄帝陵冢作为安葬黄帝的地方,自然也就与黄帝联系在一起,成为黄帝文化具象化的载体,也就自然成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一种象征、一种文化符号。

  当然,黄帝陵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符号,不仅仅反映在黄帝陵的本身,还反映在黄帝陵周围的古文化遗址、黄帝文化遗迹、传说故事以及历代的祭祀活动中,等等。经考古发现,在黄帝陵周围分布着近50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中大多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遗址,如桥山上城遗址,位于黄陵县城的桥山南坡,北距黄帝陵冢约500米。遗址面积约125万平方米,发现有仰韶文化时期灰坑、墓葬等遗迹,为仰韶文化中期遗存(约距今6000-5500)。赵卓遗址,位于黄帝陵之东的田庄乡赵卓村南,面积约50万平方米,是一处大型仰韶文化遗址。在断面上发现有灰坑、陶窑等遗迹。依据发现的陶片等遗物判断,该遗址年代为仰韶文化中期,与桥山上城遗址大体同时。此外,距黄帝陵较远的周边一带,根据文物复查,是仰韶文化的重要分布区之一,已发现遗址545处。其中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特大型遗址3处,面积在3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遗址也近30处;最早的属仰韶文化早期,大部分遗址属于所谓“黄帝文化”的仰韶文化中晚期。

  不仅如此,据统计,在黄帝陵周围还散落着众多的黄帝和黄帝文化遗迹,如桥山(大桥山、小桥山)、沮水(传说古称“姬水”,为黄帝的出生地)、长寿山(传说黄帝出生地)、嫘祖梳妆台(传说嫘祖织锦处)、白水泉(传说黄帝取水处)、校场坪(传说黄帝练兵处)、仓颉造字处、凤凰山(传说黄帝臣子伶伦造乐处)、印台山(传说黄帝制印处)、插剑石、回军岭(传说轩辕帝后石)、阳洼古城(传说黄帝城东宫)、黄帝庙(建于汉代)、黄帝手植柏、黄帝陵古柏群、东西碑廊、黄帝脚印石、汉武挂甲碑、下马石、神道、汉武仙台、黄帝陵园古城墙,等等。

  有关黄帝陵的传说故事,据兰草先生搜集整理的《轩辕黄帝传说故事》统计,约50多篇。众所周知的“黄帝手植柏”传说为黄帝亲手所栽,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被称为“天下第一柏”。“武帝挂甲碑”传说为汉武帝征朔方返回祭黄帝陵时,曾在此树上挂过盔甲。汉武帝以后,黄帝陵的香火就未曾中断过,即使战争或动乱年代,虽官方中断,但民间依然香火旺盛。唐代,尤其是明清以后官方祭祀有增无减。

  另外,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为黄帝陵题字、创作的大量诗词歌赋和楹联,明清以来历代留下的祭文、碑文,当今国家领导人如邓小平、江泽民、李鹏、李瑞环、郭沫若和国民党领袖人物蒋中正、蒋鼎文、程潜等的题词,于右任编纂的《黄帝功德记》、邵力子为民国时《黄陵县志》撰写的《序言》等,围绕黄帝陵创作的各类形式的文艺作品,也都成为黄帝陵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以上所举不论是仰韶文化遗址,还是黄帝和黄帝文化遗迹;不论是黄帝的传说故事,还是历代的黄帝祭祀,均与黄帝陵融为一体,成为黄帝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打上了黄帝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它们既是黄帝陵五千年的历史见证,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见证,成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符号。

  二、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象征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而且早在西周时期,就将祭祀祖先作为国家头等大事看待,如《《左传•成公十三年》所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礼记•祭统》亦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因此,在先秦时期,都要在都城设立太庙、大殿一类建筑,在春秋两季或祖先的诞辰日、忌日举行祭祀活动。秦汉以后,又把这种祭祀活动从庙宇祭祀扩展到陵寝墓地祭祀。祭祖,表示后继有人;祭祖的延续,小指一个家族,大指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延续,反之,则表明这个家族或民族、国家的灭亡,即“亡国灭种”。在古文献中就有这方面的记载。如武王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后之后于陈”,又封“夏后氏之后于杞;投殷之后于宋”、“褒封神农之后于焦”(《礼记•乐记》)。对这些先代之后的分封,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延续其香火,以此表明该族的存在和延续。若无后裔,其香火也就断了,其族也就不复存在了。

  黄帝陵祭祀自秦汉始,历两千余年而不衰。自隋唐起,朝廷开始在历代帝王陵寝所在地进行祭祀。唐代宗五年鄜坊节度使臧希让上书:“坊州轩辕黄帝陵阙,请置庙,四方享祭,列于祀典。”这里所说的坊州黄帝陵阙就是今黄陵县桥山的黄帝陵。在宋元时期的黄帝祭礼中,黄帝陵庙的致祭受到了格外重视。在开宝五年(972),赵匡胤下旨,凡是前代功绩昭著泽及后人者都应该加以崇祀,不得使其庙貌荒芜。当时的轩辕庙被列为重点加以整修维护。同时规定朝庭每三年祭祀一次黄帝陵庙。为了祭祀的方便,将唐代宗大历年中设置的黄帝庙从桥山西麓移至今黄帝庙所在地。(宋李昉《黄帝庙碑记》)元朝对黄帝陵庙的祭祀也很重视。《元典章》中规定,黄帝与伏羲、神农都是开天辟地的先祖,国家应该祭祀。

  到了明代,朱元璋即位之初,认为黄帝不仅是医家的祖师,也是中华民族的远古祖先。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通过派遣使臣在全国调查,四年(1371)由礼部,对行省79处历代帝王陵寝重新作了定议,合为35处作为祭祀对象。规定祭祀黄帝由皇帝或派遣大臣祭祀。桥山黄帝陵被列为国家祭祀始祖的圣地,并要求每次祭陵的祭文、祭祀日期、祭品名称、数量和主祭、陪祭官员姓名都要刻石立碑。他又特遣中书省管勾甘赴黄帝陵致祭,这次祭祀留下了现在所见到的最早的一篇祭祀黄帝陵的祭文。为了保护祭祖圣地,黄帝陵庙还设五品护陵官二人,而后来的县令即为护陵官。洪武七年(1374),明太祖朱元璋降旨在轩辕庙大殿内塑造轩辕黄帝像一尊,以便利后世瞻仰和祭奠。以后每三年一次,大祭祀由皇帝亲写祭文,由太常寺派遣大臣携带香帛、贡品前来桥山祭祀。据统计,明代共有14次,其中明太祖2次,明宣德、代宗、英宗、武宗、正德各1次,明世宗3次,其中一次是御制祭文。以后明穆宗1次,明神宗2次,均为御制祭文,明熹宗1次。

  清代沿用了明代对黄帝祭祀的做法。一是由皇帝亲自主持,在北京历代帝王庙祭祀,一是由皇帝派遣专员到黄帝陵祭祀。每三年一次。平时春秋之祭由地方官员操办。清朝对黄帝陵的祭祀仪式庄严肃穆,规模宏大,次数较多。据统计共计30次,分别为清世祖顺治1次,清圣祖康熙9次,清世宗雍正3次,清高宗乾隆10次,清仁宗嘉庆2次,清宣宗道光4次。 另外,清末1907年重阳节同盟会和1908年重阳节陕西同盟会各祭扫黄帝陵1次,并决定每年的农历二月二日为祭陵日。

陕西省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陕西新闻
黄河保护法通过 保护“母亲河”有法可依
  中新网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 李京泽 梁晓陕西新闻
今年我省成功应对17轮强降雨实现安全度汛
  记者10月27日从省应急管理厅获悉:今年汛期,陕西新闻
“监管+”为食品生产企业纾困解难
  10月24日,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以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