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任重道远——陕西各地广泛开展文化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

13.06.2016  12:53

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同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5周年、《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颁布实施2周年,陕西全省各地以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日展示宣传活动,让群众了解厚重的文化家底,欣赏博大的中华文明传承,激发全社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 

当日早,百余名各界人士齐聚西安南郊神禾塬下,参加了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承办的西安鼓乐何家营传习所启用仪式,现场聆听传自唐宋时期的《将军令》等古曲的典雅浑厚及质朴苍茫,鼓乐社精湛的演奏令人叫绝,而长安二中十多名喜爱、学习西安鼓乐的高中生的出场演出更是令听众耳目一新。 

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非常高兴在此见到了西安鼓乐社的许多老朋友,他说,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省文化厅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非遗保护,支持非遗传承人传帮带,让年轻一代接触非遗、学习非遗,让非遗融入现代人的生活,陕西非遗保护通过近年卓有成效的努力,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西安鼓乐何家营传习所工程建设历时3年落成启用,提供了鼓乐社教习、传承的场所,也是鼓乐人展示鼓乐魅力、发扬鼓乐精神的平台,这是西安鼓乐保护工作的一件喜事大事,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西安鼓乐何家营乐社的关注和关怀。包括何家营传习所在内的西安鼓乐的实践,是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保护的典范之一。 
        非遗展示

促进文化遗产融入生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对非遗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文化遗产日前后,陕西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精心策划,创新方式,组织全省各地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及文艺表演团体的作用与职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日活动,组织非遗项目展示、展演活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宣传,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组织非遗专题讲座、竞赛等,普及非遗保护知识,倡导非遗保护理念,提高全民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进入6月,汉调桄桄、杖头木偶、皮影戏就在汉中市各县区陆续上演,传统剧目等非遗项目展演让市民大开眼界。6月8日,在彩虹银座,咸阳市举行了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讲座,并颁发传承人证书。6月10日─11日,西安人民大厦大剧院,省文化厅主办了2016薪火相传·秦腔优秀剧目暨陕西传统戏曲音乐赏析晚会,83岁高龄的李世杰老师、78岁的焦志信老师、祝光裕老师做了精彩展示,让场内观众大饱耳福。6月11日,西安大明宫,西安市文广新局举办非遗保护十年成果展,市民因此了解西安多彩的文化瑰宝。6月11日-6月15日,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渭南市文广新局举办了“文化遗产日”宣传周上,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开馆并对外免费开放,群众文艺团体热场表演与非遗项目展演、展示、互动活动、非遗知识讲座同时举行,观众络绎不绝。6月11日,韩城市举办了优秀非遗展示、文艺汇演、土织布展示,这座历史名城给人以时光流转之感,展现出奇妙的文化光彩。 
        让广大群众感受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公众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社会公众的保护意识,努力使文化遗产日主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激励公众自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陕西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强非遗保护,促进文化遗产以多种样态融入现代生活。 
        西安鼓乐

陕西非遗保护的一个缩影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几千年的历史沉淀给陕西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其间,西安鼓乐凭借丰富的曲目,优美的旋律,深厚的文化内涵,被世界音乐节和史学界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和“中国古代的交响乐”。 
        西安鼓乐,是流传在西安及周边地区的,以鼓为主的打击乐与吹奏乐合奏的器乐乐种,它起于隋唐,历经宋、元、明、清,仍然保持着相当完整的曲目、谱式、结构、乐器及演奏形式,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其乐曲结构庞大,风格典雅,至今仍使用着唐、宋时期的记写方式,现存3000多首曲目,已整理出的1100多首,保存了9世纪以来唐宋大曲、宗教吟唱、戏曲曲艺音乐、民间小调等极其丰富、极具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曲目和曲谱,在中国民族音乐历史宝库中占据重要位置,对于研究、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经历了千年风雨,从最早的皇家宴会、祭祀、出行、凯旋等场合演奏,逐渐走到了民间的庙会、朝山、进香、祈雨等场合表演,西安鼓乐的功能性也随着渐渐丧失,观众日渐稀少,传承举步维艰,甚至面临失传的境地。 
        陕西省文化厅非常重视对西安鼓乐的保护工作,一直把西安鼓乐作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项目。从籍籍无名到进入世界非遗,从初级保护到建立传习所,陕西省文化厅始终是多年来致力于西安鼓乐保护及传承工作的推手,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来加强对西安鼓乐的重点保护。 
        在十多年前,当社会上鲜有认可的时候,时任省文化厅副厅长的刘宽忍即参与到西安鼓乐的研究和推广之中,致力于让这一来自古代宫廷的高雅艺术走上台面,让更多人了解它喜爱它。为了西安鼓乐,他把心思都费“”了!也曾带着100多名农民鼓乐手到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所、北京海淀剧场表演。他认为,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保护传承的点滴进步正是陕西非遗保护的一个缩影。西安鼓乐何家营传习所启用开馆,是非遗演出活化的重要实践之一。 
        省市文化部门深入开展基础保护工作,积极推进西安鼓乐申报进入非遗名录,西安鼓乐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进入国家级及世界级非遗,意味着西安鼓乐这个优秀的中华民族瑰宝,是属于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让人们重新认识和理解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内涵和价值,提高了全社会对西安鼓乐的认知度,提升了鼓乐艺人的社会地位。西安鼓乐影响力随之逐渐扩大,应邀参加各类文化活动,演出场所不断变化,也吸引了城市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的中国传统音乐爱好者。 
        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省文化厅认真履行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项目和申报国家级名录项目时所做的承诺,通过传习与资料数据化保存、理论研究、宣传与展演的活态传播等方式,全方位加大保护,改善鼓乐的生态环境,西安鼓乐的传承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 

省文化厅在直属单位省艺研所成立了西安鼓乐研究保护中心,将6家民间传统鼓乐社纳入中心保护。在6家鼓乐社建立鼓乐传习所,使乐社日常传承、排练有了固定场所。对能够演出的曲目录音录像,抢救、保存第一手资料,制作出版《原生态陕西民间艺术精华系列之西安鼓乐》DVD十张。编撰完成《西安鼓乐大典》系列丛书,对西安鼓乐的全貌进行理论性总结。组织乐社参加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及国内外交流演出。2010年6月文化遗产日期间在西安举办“西安鼓乐专场音乐会——《亘古回响》”。2011年11月,南集贤西村鼓乐社赴京参加国际音乐周,举办西安鼓乐专场音乐会。2011年2月,何家营鼓乐社赴澳大利亚举办专场音乐会。2014年组织乐社赴上海参加第六届国际艺术节,赴北京参加《国风·秦韵》陕西传统文化晋京展演。每到一地,气势磅礴的古典韵律都令观众惊叹不已。 
        2011年至今,西安鼓乐陆续到省内西安、咸阳、渭南、榆林、延安,福建省厦门、泉州、福州,以及上海、北京等地,走进数十所大专院校,举办“西安鼓乐进校园”演出,让大学生面对面、零距离地感受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西安鼓乐还走进了小学音乐课堂,长安区何家营小学成立了西安鼓乐少年团,周至县在中专艺校建立了西安鼓乐系,西安交通大学、西安音乐学院等院校也设立了鼓乐专业,实践者的范围不断扩大。 
        何家营乐社是西安鼓乐的重要乐社之一,世世代代口传心授一直是其传承最有效最务实的方式方法。至今,仅何家营乐社多次赴海外演出,先后接待了4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前来观摩研究。 
        6月11日,在西安鼓乐何家营传习所启用开馆仪式上,乐社社长何忠信表示,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将竭力培育更多鼓乐传承人。目前,该社已经在长安二中开设兴趣课程,定期教授了3期近200名学生。去年,长安二中学生鼓乐队应邀在上海浦东举行的演奏引起了很大轰动,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深深扎根在学子们心中。 
        薪火相传

陕西非遗保护走在全国前列 
        近年来,陕西省非遗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和习总书记关于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一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以依法、科学保护为核心,以名录体系建设、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宣传及展演展示活动为抓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自2014年《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颁布实施以来,陕西不断探索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通过推进《条例》的贯彻落实,各地市非遗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在非遗保护数据上,目前陕西省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3项、现有国家级项目74项,省级名录项目520项,市级名录1415项,县级名录4150项,基本形成了以市、县级名录项目为基础,省级名录项目为骨干,国家级名录项目为重点的梯次保护结构体系。全省已经完成了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两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单位的评审命名工作。全省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6人、省级385人、市级1281人、县级3977人。 
        努力探索保护工作新方法、新方式,根据项目的不同类型和特征,分别采取诸如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数字化保护、整体性保护等不同的方式方法深入推进科学保护。一是在整体保护方面,重点抓了陕北和羌族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工作。二是在抢救性保护方面,对一些濒危项目和年事已高的代表性传承人通过文字、音像等方式进行记录保存,并加大扶植。近年来,已对西安鼓乐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赵庚辰、田中禾等,秦腔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康少易、马友仙等几十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抢救性记录保护。三是在生产性保护方面,大力扶持剪纸、泥塑、刺绣等传统技艺、美术类等具有良好生产和品牌效应的项目开展生产性保护,进行产品升级,拓展市场,增加效益。目前,省文化厅已命名了2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单位),其中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镇民间工艺瓷厂等三个单位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四是在加强数据化保护方面,省文化厅拿出专项资金,在省非遗中心建立了数字库,并抽调专业人员进行管理,通过申请,华阴老腔被文化部列入数字化建设试点单位。 
        以陕西非遗的重要项目秦腔为例,通过振兴秦腔的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和振兴秦腔活动的相继举办,达到了“出人出戏、传承发展”的目的,使代表和体现秦腔艺术成就的精品佳作,有人传,有人承,让经典真正地存活在舞台上。而华阴老腔,也是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登上春晚舞台,连续在全国引发轰动。 
        陕西文化遗产丰厚,积极组织优秀项目参加重大文化交流活动,展示了我省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推动了陕西传统文化走出去并取得良好反响。一年多来,陕西非遗项目先后参加了全国第三届非遗博览会、上海第十六届艺术节陕西文化周、第五届成都国际非遗节等活动。2015年10月9日,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在西安召开期间,遴选了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气息浓郁、地域特色突出的陕西剪纸、刺绣、泥塑、木版年画、社火脸谱、华县皮影、合阳面花、耀州窑陶瓷等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国家以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遗项目,承办了由文化部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孟树锋、邰立平、汪天稳等国家、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现场演示互动。参展过程中,代表性传承人的精湛技艺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俄罗斯副总理戈洛杰茨及与会200余名代表的高度赞誉。 
        走向世界 

让文化真正成为陕西最重要的品牌  
        6月7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传统文化赏析会上,刘宽忍向在场的领导干部们推介了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进行了世界级非遗古琴音乐和埙乐的示范演奏,得到现场观众的热情掌声和高度赞誉。他表示:在关中、陕南、陕北还有许多像西安鼓乐、华阴老腔一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重点保护,下一步要通过政府的引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陕西文化走出陕西、冲向全国、迈向世界,让文化真正成为陕西最重要的品牌。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打响民间文化保护战,留下祖先的文化根脉,要和时间赛跑。他说,总书记来陕讲话中强调要“留得住文化根脉”。陕西是文化大省,我们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文化遗产是文化根脉的重要组成,作为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职能部门,我们更要拿出“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态度,像保护西安鼓乐、推出华阴老腔一样,不遗余力地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好,保护好陕西的文化根脉。 
        非遗保护是一项长期而浩大的系统工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文化厅的工作目标中同样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要根植于传统,建立科学体系,采取科学措施,通过持之以恒的坚守和努力,下大力气推进保护传承。积极开展社会协作,拓宽保护渠道,引领和支持社会各界参与非遗保护。比如,在陕西师范大学设立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利用高校高等知识人才集中,实力雄厚等优势开展非遗研究等等。 
        无疑,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全社会共同努力,寻找贴近当代人社会生活的最好方式,相信我们的非遗保护会越来越好。